一、压缩率的定义
压缩率是指O形圈被压缩后(工作状态下)的截面高度变化量与其原始截面直径的百分比。其计算公式为:
压缩率衡量了O形圈被压扁了多少。例如一个截面直径为3mm的O形圈安装到深度为2.4mm的沟槽中,其压缩率就是 (3 - 2.4) / 3 * 100% = 20%。
二、 压缩率为何重要?
压缩率直接决定了O形圈在接触面上产生的初始接触应力σ0。这个初始接触应力是实现密封的重要因素。
形成初始密封:
在系统无压力或压力很低时,完全依靠压缩变形产生的反弹力来堵塞泄漏通道实现密封。实现自紧密封:
当系统压力(p)升高时,压力会作用在O形圈上,将其推向沟槽的另一侧,并进一步变形。根据帕斯卡原理,此时的工作接触应力 σp 会近似等于初始接触应力σ0+ 流体压力 (p),这意味着密封压力越高,O形圈压得越紧密封效果越好,这就是“自密封”效应。
3. 压缩率的选择原则:
压缩率的选择需要在“密封可靠性”和“使用寿命”之间取得平衡。
压缩率过大:
压缩率过小:
密封失效:
初始接触应力不足,无法有效密封,尤其在低压工况下。无法补偿偏差:
难以弥补零件加工误差(如尺寸公差、表面粗糙度、偏心)和振动带来的间隙,易发生泄漏。优点:摩擦小,磨损轻。
缺点:
密封失效:初始接触应力不足,无法有效密封,尤其在低压工况下。无法补偿偏差:难以弥补零件加工误差(如尺寸公差、表面粗糙度、偏心)和振动带来的间隙,易发生泄漏。
四、推荐压缩率范围
| | |
| | 无相对运动,主要考虑密封性和耐久性。可承受较大的压缩率以确保密封可靠。文档中多次提及固定密封可采用较高压缩率。 |
| | 必须在密封性和低摩擦、低磨损之间取得平衡。文档中的160t液压机案例指出7.3%的压缩率太小导致泄漏,修复后提高到19%。 |
| | 摩擦生热严重,过大的压缩率会导致焦耳热效应,使O形圈加速老化、失效。必须采用较低的压缩率。 |
| | 为了追求极低的启动和运行摩擦力,会采用低硬度材料(HS 60°)和极低的压缩率,但需配合良好的润滑。 |
其他影响因素:
材料硬度:
材料越硬,所需的压缩率可以适当减小(因为材料抗挤出能力强);材料越软,所需的压缩率通常要大一些(以确保足够的接触应力)。截面尺寸:
大截面O形圈的压缩率范围通常比小截面O形圈小。例如,截面直径1.8mm的O形圈压缩率为20.0~31.9%,而截面直径7.00mm的O形圈压缩率为15.0~20.0%,这是因为大截面尺寸的绝对变形量更大。介质和温度:
在高温下材料更容易发生永久变形(压缩永久变形),因此需要选择更大的初始压缩率来补偿未来的应力松弛。对于全氟醚(FFKM)等特殊材料,高温下强度低,热膨胀系数大,压缩率需限制在13%~15%。
五、拉伸率
在安装O形圈时,尤其是径向密封经常需要拉伸以套入轴或活塞。拉伸率也是一个需要严格控制的关键参数。
六、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
160t液压机泄漏的案例为例:
问题:
液压缸泄漏,O形圈未扭曲断裂,但压缩率仅有7.3%。分析:
远低于往复动密封推荐的10%~20% 下限,导致初始接触应力不足,无法密封20MPa的油压。解决方案:
通过修改沟槽尺寸,将压缩率提高到19.0%,同时校验拉伸率为0.9%,小于2%的要求,泄漏问题得到解决。
(文字来源于网络,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